即将二十一岁的我,想写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,于是在昨日清晨望着窗外的雨滴和淡雾,写着“彩色的雨”。
很早很早之前我们是否有对自由的困惑,何为自由?何为我?我在寻找,好奇心驱使我去探索......直到遇到哲学我发现了那些我想看到的解释。
生命是彩虹上不同的颜色,我们深陷于一种颜色之中而茫然无知。但是阅读哲学可以观其全貌并加以选择一种全新的生命色彩,或乐观的存在主义、或悲观的虚无主义,也能看到他人生命的颜色。更简单的来说就是面对生活的态度,你保持怎样的信仰活着,以及为什么而活着。
不同的时代与地域都会产生不一样的人生哲学,东汉末年的人们把道德和诗歌文明看做生命的全部,他们用尽一生都在赞颂精神的高尚。又或是萨特的“存在先于本质”,他不仅强调了自由,同时也强调责任。再者如尼采的贵族精神,他抨击上帝唯心主义论者,主张自我要去用于追求理想,而不是听天由命。
回归当下我们的现实世界已然开明许多,在思想信仰的选择上有着更多的选择,但时代的发展速度过快也带来了很多弊端,在信息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给我们无形中带来的种种意识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,不论你意识到或没意识到都已经存在了。金钱与速度在当代社会的比重远超于当下所有其他的权衡,金钱至上便是当下的意识。也进而导致身处学校的我们对未来充满迷茫与无措。
我们又该如何选择与面对呢?《好的爱情》中曾有这样对自由的描述:
1.清醒的认知,即你想要什么?付出什么?能付出吗?
2.勇敢的选择,想到就放手去做吧。
3.无悔的担当,自食其果,爱你所选,选你所爱。